《中国农业大学“十三五”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待审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大学“十三五”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待审终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国农业大学“十三五”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待审终稿)-现状分析(一)“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十二五”期间,学校对校园网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重视,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升管理和服务质量,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建设成果。一一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完成了校园网的第三次全网升级,实现了两校区万兆主干网和两条光纤链路互联,以及全校IPv4IPv6全覆盖;配合出口系统的升级改造,保证了近五年来校园网安全稳定运行。出口IPv4带宽扩容至4.1G,调整了出口链路结构,提高了师生上网速度。完成了全部学生宿舍有线网络改造,改善了学生的上网条件。与运营商合作建设无线校园网,初步解决了师生移动上网问题。新建和改造了网络中心三个网络主
2、机房,使校园网的服务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大大提高。一一应用服务方面:升级了校园网电子邮件系统;建立了全校统一网站群系统,以及校内网络资源系列平台;在线教育开始起步;升级了网络电视直播系统;建设了校外VPN系统;基本实现了全校服务器的统一托管。一一数字校园建设方面:大多数部门都建立了业务信息系统。实施了我校“数字校园”建设工程,新建和升级了一批部门级业务信息系统,建设了我校统一认证平台、信息门户平台、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分析平台和移动校园平台等四个校级公共服务平台;编制了我校第一个公共信息编码标准;初步建设了我校公共数据库,部分打通了全校多个部门系统数据,向着消灭“信息孤岛”迈出关键一步;建成了初具
3、规模的数据中心支撑系统。一一统筹和安全管理方面,建立了全校服务器统一托管制度和定期漏洞扫描制度;信息化项目初步实现了统筹申报和采购;组织完成了全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初步形成了我校校园网和信息化管理的制度体系,对全校网络设备、软件、数据以及网络工程的统筹管理制度基本形成Q信息化运维服务方面,建立了校园网及应用系统建设统一报修服务受理平台;建立了全校8000服务热线,实现了全年无休的网络值班服务。通过以上建设,十二五期间,我校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建设重心由单一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向基础设施与信息化应用建设并重的方向转型,并在统筹管理机制建设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专栏1: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公共
4、基础部分)项目规划指标(2015年)完成指标(2015年)校园网楼宇覆盖率100%100%校园网出口带宽4G4.1G校园网出口利用率70%80%IPv6带宽2G2G无线校园网覆盖率100%60%(运营商建设)网络存储空间500T255.8T服务器托管建设服务器托管中心完成公共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全校数据中心公共云平台完成全校数据校园公共平台建设全校数字校园系列基础支撑公共平台完成全校公共数据库建设全校各业务共享数据库部分完成(二)特色与优势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信息化建设体现了以下的特色与优势:1 .学校领导决策层对信息化办学越来越重视,成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动力。2 .各级管理干部队
5、伍,尤其是2015年换届后的新一届干部队伍对信息化的认识理解越来越深入,需求有普遍提高的趋势。3 .十二五期间的专项建设和管理成果,为我校迈向新一代“智慧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信息化技术部门通过实施一系列建设和管理实践,锻炼了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积累了较丰富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提升了统筹管理和服务水平。(三)差距与问题回顾“十二五”期间,我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1 .对信息化对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革命性战略意义认识总体不足,对信息化意识不够,数据和信息尚未成为办学的核心要素之一,导致相当多单位对信息化的总体需求不旺,传统思维相对固化,对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推动工作方式方法变革的动力不强
6、。2 .全校信息化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整体推进机制尚未形成。到“十二五”末期,我校信息化工作没有建立起筹协调的领导体系,没有明确统筹归口管理部门,缺乏全校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建设上多部门多主体单兵作战,经费来源多样,数据相对独立,权威数据源尚未明确,业务系统和数据未能统一调用,“信息孤岛”没有全部消除。各级部门也普遍未将信息化列入其业务发展战略层面进行专项规划。部门联动不够协调,现有统筹管理制度执行乏力。3 .信息化对教学和科研等主要办学业务的引领支撑效果尚不明显。五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依然聚焦于公共基础建设和管理业务层面,以建设网络基础设施、管理应用系统和公共管理平台为主,信息化部门和教学、科
7、研等业务部门结合不紧密,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科研过程等办学主体业务融合不够,对传统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支撑和改造力度未充分显现。4 .信息化服务能力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网络安全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同时没有建立充足的经费常态投入机制,造成我校的信息化整体水平相对滞后,无线网络环境薄弱,优质网络资源缺乏,数据质量差参不齐,资源共享水平较底,部门协同程度差,建设管理队伍人才缺乏,信息化服务水平与师生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全校网络安全管理机制也未能全部理顺,网络安全总体形势依然严峻。二.形势研判与规划依据1.社会趋势和国家信息化战略近十年来,尤其是“十二五”以来,信息技术
8、加速发展,“互联网+”模式对多个传统行业的颠覆性改造已经成为现实,对教育的引领和渗透,也已经初现端倪。在线教育、开放式教育、混合式学习成为新的教育模式,引发了教育生态的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要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信息化发展战略在国家层面已经得到稳定确立Q2 .国内外一流大学规划实际。在高等教育领域,信息化已经从“数字校园”初建时期,向着新一代数字校园,即“智慧校园”建设时
9、期迈进。信息与师资、物资、资金一样,成为最重要的办学要素。信息化与国际化,成为新时期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Q国内先进高校均将信息化规划列入学校“十三五”规划的核心位置予以重视。国际一流大学中,IT(信息技术)已经普遍作为大学的“神经中枢”,成为学校的基础核心资源,纳入学校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大多数高校成立了校级IT治理机构,采用CIO(首席信息官)模式,整体规划和管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和各项办学业务之中,并对全球化办学提供强大支撑。3 .学校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我校第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到2020年,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稳居国内研究型大学前列,一批优势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
10、平,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基础。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强网络支撑,打造高水平数字校园,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运行水平,支撑学校内涵式发展。中国农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提出学校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激发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快创建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中国农业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目标,通过提高治理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缩小与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到“十三五”末,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稳居国内研究型大学前列。一流大学,对一流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挑战。
11、4 .学校师生和各业务部门需求Q近十年来,随着校园网的日益普及,学校对信息化应用的需求日益迫切。大多数职能部门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业务信息系统,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改进服务模式。基于大数据的精准管理决策,是信息时代的管理特色,也是大学现代治理的重要要求Q广大师对信息化需求日益广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学生基本的生活方式。学生对校园网和信息化工作的调查结果71.您对当前我校校园网访问互联网的速度A.非常满意93B.基本满意312C.不满意86D.很不满意22希望学校可以降低校园网的费用,同时加强对东西区教学区、宿舍区校园网热点的安装和维护,尽量做到全校园网络覆盖:希望学校可以更新和维护网络
12、系统,避免在选课等大规模集体使用校项网时出现服务器崩溃的情况:希望爱思上能够增加类似于精品课程、励忐讲座等资源。对一站式服务中心网络平台的服务项目建议(资料来源:2015年3月学生会组织的对校园网和信息化工作的调查)在今后五年,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化服务,适应和满足师生需求,是制定本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三。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指导思想:“十三五”期间,围绕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总体目标,按照学校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贯彻“网络支撑主流办学业务”的工作思路,强化顶层设计,转变发展模式,突出支撑效益,立足需求,整体规划,分步推进,以构建智慧型教学、科研和和管理服务信息化环境为出发点,以“互联网+”为手段
13、,以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为支撑,支撑学校提升办学效能、管理效益和决策效率,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建设目标:立足“互联网+”的信息化思维,从理顺学校信息化管理运行体制和建设机制入手,促进信息技术和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业务的深度融合。对办学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实现信息化手段对学校主要办学业务的全覆盖。在优化和再造部门级传统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建设一批跨部门、多业务整合协同的校级统一信息应用平台,建设信息系统深度集成化、数据分析与推送智能化的信息环境,为师生提供全面、个性化和随处可得的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对教学、科研的引领支撑效应更为明显。对全校各项业务数据进行标准化统一管理,为各项信息应
14、用服务和管理决策的精准、规范和智能化提供数据基础保障。以需求为导向,建设先进完善、安全高效的校园网络、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中心和网络安全等支撑基础环境。提升全校信息技术服务质量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Q最终建设与学校一流大学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有力支撑和引领学校发展的信息化水平。专栏2:十三五智慧校园主要目标指标项目当前指标(2015年)规划目标(2020年)校园网楼宇覆盖率100%100%(包括新增楼宇)校园无线网楼宇覆盖率60%100%(包括新增楼宇)校园网人均出口带宽178K320K信息系统和数据采集覆盖面60%90%移动应用覆盖率30%60%云虚拟主机数143450系统安全监
15、控率60%90%信息技术人员数/教工总数0.6%2%注:以上部分数据涉及不同单位系统的统计口径,按预测估算四.基本任务1,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化领导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体系。完善校级层面信息化建设领导机制,探索建立我校信息化建设ClO(首席信息官)领导岗位;明确信息化管理决策、监管执行、建设实施和技术服务归口主责部门,合理划分信息化工作管理、技术服务部门和各业务部门的职责权限,强化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服务的组织与协调职能,建立统筹有力、责权明确、务实高效的信息化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IT治理实施模式。建立智慧校园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提高信息化决策的科学性。根据新形势新问题,制定或修订学校信息化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制度体系,使信息化统筹管理无盲区无死角。加强全校管理数据实施统筹管理,明确数据源部门,保障数据质量;明确学校公共数据管理责任,保证部门级业务系统和数据的统一调用,全面消除“信息孤岛工鼓励各级部门将信息化列入其业务发展专项规划,建立二级部门和学院层面的信息化管理体系。2 .建设智慧型学习环境,支撑信息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支持教学主管部门,全面实现教学管理、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