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书.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0413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书.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书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书高效沉淀池(高密度)的特点和优势高密池可用于原水净化也可用于污水混凝沉淀去除SS,或者用于中水回用,膜浓水等工艺的软化澄清。高效沉淀池(高密度)工作原理原水投加混凝剂,在混合池内,通过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保证一定的速度梯度,使混凝剂与原水快速混合。高效沉淀池分为絮凝与沉淀两个部分,在絮凝池,投加絮凝剂,池内的涡轮搅拌机可实现多倍循环率的搅拌,对水中悬浮固体进行剪切,重新形成大的易于沉降的絮凝体。沉淀池由隔板分为预沉区及斜管沉淀区,在预沉区中,易于沉淀的絮体快速沉降,未来得及沉淀以及不易沉淀的微小絮体被斜管捕获,最终高质量的出水通过池顶集水槽收集排出。高

2、效沉淀池(高密度)与传统高效沉淀池的比较与传统高效沉淀池比较,高效沉淀池技术优势如下:1、表面负荷高:利用污泥循环及斜管沉淀,大大高于传统高效沉淀池。2、污泥浓度高:高效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含固率高,不需再设置污泥浓缩池。3、出水水质好:高效沉淀池因其独特的工艺设计,由于形成的絮体较大,所以更能拦截胶体物质,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水中的污染物,出水更有保障。高效沉淀池工艺的关键之处一污泥循环和排泥污泥循环:部分污泥从沉淀池回流至絮凝池中心反应筒内,通过精确控制污泥循环率来维持反应筒内均匀絮凝所需的较高污泥浓度,污泥循环率通常为5-10%。排泥:刮泥机的两个刮臂,带有钢犁和垂直支柱,在刮泥机持续刮除污泥的

3、同时,也能起到浓缩污泥,提高含固率的作用。高效沉淀池(高密度)的四大特点:1、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经济效益显著;2、处理水质优、社会效益好;3、抗冲击能力强、适用水质广泛;4、设备少、运行维护方便。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书一、设计水量二、构筑物设计1、澄清区水的有效水深:本项目的有效水深按6.7米设计。斜管上升流速:1225mh,20mho斜管面积Al=50020=25m2;沉淀段入口流速取60mho沉淀入口段面积A2=50060=8.3m2;中间总集水槽宽度:B=O.9(1.5Q)0.4=0.9X(1.5X0.14)0.4=0.48m取B=0.6mo从已知条件中可以列出方程:所以取X=70

4、即澄清池的尺寸:7.Om7.Om6.7m=328m3原水在澄清池中的停留时间:t=3280.14=2342s=39min;Xl=8.3X=1.2,Xl=I.2m,墙厚0.2m斜管区面积:7.0m5.6m=39.2m2水在斜管区的上升流速:0.14/39.2=0.0035ms=12.6mh从而计算出沉淀入口段的尺寸:7m1.2mo沉淀入口段的过堰流速取0.05s,则水层高度:0.140.057=0.4mo另外考虑到此处设置堰的目的是使推流段经混凝的原水均匀的进入到沉淀段,流速应该比较低,应该以不破坏絮体为目的。如果按照堰上水深的公式去计算:h=(Ql.86b)2/3=(0.14/1.867)2/

5、3=0.046mo则流速为0.23mso这么大的流速经混凝的原水从推流段进入到沉淀段,则絮体可能被破坏。因此,考虑一些因素,取1.05m的水层高度。推流段的停留时间35min,取4mino2、污泥回流及排放系统污泥循环系数按循环水量8%计算。5000.8=40m3h,泵的扬程取20mH200采用单螺杆泵。系统设置4台。2台用于污泥的循环,2台用于污泥的排放。螺杆泵采用变频控制。污泥循环管:DN150,流速:0.6ms污泥循环的目的:1、增加反应池内的污泥的浓度;2、确保污泥保持其完整性;3、无论原水浓度和流量如何,保持沉淀池内相对稳定的固体负荷。污泥排放的目的:避免污泥发酵,并使泥床标高保持恒

6、定。污泥床的高度由污泥探测器自动控制。3、絮凝池本项目的有效水深按6.7米设计。停留时间1015min,取15min0则有效容积:V=5001560=125m3平面有效面积:A=1256.7=18.6m2o取絮凝池为正方形,则计算得A=4.2m,取整后a=4.5mo絮凝池的有效容积:4.5m4.5m6.7m(设计水深)=135.6m30原水在絮凝池中的停留时间为16min4、反应室及导流板Q=500th=0.14m3s锥形筒下部内径:2800mm;流速:0.39mso筒外流速:(0.14X10.8)/(4.54.5-3.141.42/4=18.7)=0.08ms筒内流速/筒外流速二1.0/0.

7、08=12.5筒内:配有轴流叶轮,使流量在反应池内快速絮凝和循环;筒外:推流使絮凝以较慢的速度进行,并分散能量以确保絮凝物增大致密。原水在混凝段的各个流速:反应室内:内径:D=1400mm,流速:v=0.97ms;室内至室外:流速:v=0.49ms;室外流速:v=0.08ms;室外至室内:流速:v=0.39ms;5、提升絮凝搅拌机叶轮直径:1400mm;外缘线速度:1.5ms;搅拌水量为设计水量的10.8倍(1.51m3s);轴长一一按照目前设计的要求,有52m螺旋桨外沿线速度为1.5ms,则转速n=60*l.5/3.14*1.4=20rmin;6、刮泥机采用中心传动刮泥机。刮臂直径:7000mm;外缘线速度:1.8mm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