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推动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根据关于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文化和旅游成为塑造魅力城市精神气质、推进魅力产业精彩蝶变的重要载体,实现更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加快建设多彩特色文化强城和旅游强城,争创文化和旅游融合示范区。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形成强主体、整资源、丰行业、促融合、建链条、优布局的现代文
2、化旅游产业体系。各类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全面发展,打造一知名度较高的新兴文化旅游品牌景区,开发一批战略性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出一批具有地区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和演艺项目,构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宣传平台。文旅融合发展布局不断优化,发展机制基本完善,业态融合日渐深入,产品供给创新提质,服务品质稳步升级。擦亮文旅名片,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行业自觉,实现文化旅游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三、重点任务(一)牢筑文旅融合大平台深入实施文旅+城市战略,提升城市气质、创新城市活力、彰显城市温度,不断增强文旅融合发展的承载力。1 .建设文旅魅力未来城。将文旅元素充分融入未来
3、城规划,提升人文活力,打造魅力功能的人文场景。以文化艺术中心建筑群为核心,建设文化公园,通过展览等功能实现引流,打造文化地标。按照整体格局,推动产、城、人、文、景深度融合,打造领先的数字经济文创城。依托数字产业优势,以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为重点,推进数字化制作基地等建设,形成文化时尚、影视自媒、动漫制作等产业集群的办公集群,配套数字文创街区和魅力公寓,打造以数字产业为核心的创新产业生态圈。2 .做精文旅魅力活力城。以文旅深度融合为契机,打造城市活力集聚地,加快夜间经济培育,推进夜景观提升、城市人行桥建设。激活魅力时尚业态,打造一批最美公共空间和现象级阅读空间,探索商业文化运营新模式。推进文艺进商
4、圈活动,创新零售体验和沉浸艺术融合,支持和发展街头文化。重构商圈新格局,传递多元文化和年轻生活方式,形成潮流文化集聚地。打造市民公共活动中心,改造文化广场,打造城市记忆的魅力原点。3 .做热文旅魅力体验城。高起点一体化谋划文旅城发展方向,推进旅游综合体项目,打造文旅全景展示窗口。突出热点休闲导向,按照休闲发展定位,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主题乐园、高端顶奢酒店群、文创科创集聚区落地,在景区建设展示馆,进一步展示热点文化,扎实推进文化研学基地建设,建成文化研学基地。(二)擦亮文旅融合金名片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加快文旅项目系统开发,统筹建设文化带,深化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以人文资源赋能旅游
5、发展,以产业化、时尚化、景区化思维迸发文旅融合发展。1.深度打造文旅融合传承地。推进文化小镇建设,以文旅融合示范区、夜间经济集聚区的目标,按照一体推进思路,完成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工程,建成文化体验型旅游休闲街区,创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丰富文化旅游风情街夜市业态,打造文化旅游夜市品牌。解码文化基因,借助学术专项、影视剧等作品传播文化,高水平打造文化节,推进文化资源转化利用、通过文化+产业嫁接,全力打响文化传承地品牌。3.深度打造文旅文化制高地。稳步推进文化核心区建设,加快古建筑修复,围绕打造主题文旅文化,重点打造研学营地、商业街等项目,形成一个独特文化标志。创新文化产业链,加快文化与网
6、络文学深度融合,打造原创文学基地,支持开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和公共文化机构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建设。创新公共文化管理运营模式,推进公共文化嵌入式服务。支持开展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云示范项目建设。()激活文旅融合新动能加快将文化的基因注入到旅游的载体,以文化变现驱动旅游升值,以理念的重塑引领格局的重构,推动文旅供应链体系提能升级。1 .把要素植入文化领域。推动公共文化场所拓展旅游服务功能,在文化馆、图书馆等设立旅游服务专区。高质量推进旅游驿站、文化驿站、城市书房、乡镇综合文化站融合发展,打造主客共享的公共文旅一体化空间。深挖优秀乡土文化及技艺,创新转化利
7、用方式,培育建设乡村精品馆,鼓励文创运营团队入驻。以研学基营地+系列合作资源+产业链孵化,构建研学全产业链条,推出主题精品线路,打造全民研学旅行目的地。2 .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加快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推动景区等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和旅游品牌。实施文化标识建设工程,打造一批高辨识度的多彩文化名片。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音乐、网络文化、数字文化装备、数字艺术展示等产业。推动上网服务、歌舞娱乐、游艺娱乐等行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旅游演艺品牌。创建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积极探索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数据监测、旅游市
8、场信用经济发展工作,探索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3 .把文旅融入新型业态。积极运用文旅+模式,在更高水平上推动文化旅游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创新文旅+农业,推进采摘基地的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将采摘游向赏花经济延伸,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打造采摘之旅升级版,助力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一批示范景区镇,创新文旅+节赛,以节造势、以赛引流,打响赛事文旅品牌,全面融入体育文化旅游带。统筹组织开展户外休闲旅游节和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持续做强特色节会品牌。创新文旅+工业,传承工业文化,工业精神,丰富旅游产品,建成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创新文旅+时尚,推动转型升级,助推时尚产业发展。创新文旅+数字化,迭代升级
9、文旅智慧大脑,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推广智慧旅游便民服务场景,提升应用试点,打造文旅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四)提振文旅融合新消费紧抓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与文旅消费品牌创建行动契机,紧紧围绕深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探索依靠创意驱动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1 .持续提升特色美食品牌。着力构建酒店品牌矩阵,建成五星级饭店、特色文化主题饭店。深入挖掘传统餐饮文化,做好品牌内涵延伸、菜品优化、标准规范、宣传推广等工作。指导做好属地乡镇品牌延伸,推出一镇一菜特色美食。培育特色美食集聚区,创建省、市级美食体验店。2 .着力打造精品住宿品牌。充分发挥民宿集聚区的引领优势,大力提升精品民宿群,推动民宿助力
10、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建设。积极推进度假酒店集聚区建设。积极探索住宿新场景。培育300家乡村风情等级民宿,提升品质与核心吸引力,引导民宿创新业态,开展差异化经营。3 .积极构建特色文创品牌。开展系列特色产品开发,开设旅游商品展销实体店。挖掘文化资源和技艺,开发特色文创品牌。围绕农创+文创艺术+文创,积极引导大学生、技艺工匠等投身旅游商品设计领域。4 .拓展文旅市集品牌。稳步培育主题性文化雅集、旅游集市、文博市集等载体,形成一批融文化体验、旅游消费、商品展销等于一体的文化和旅游市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以及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策划一批小而美、品牌化、可持续的文化雅
11、集。5 .打造康养夏养品牌。加快推进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项目,开展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建设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试点县。积极引导各县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支持符合标准的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项目对照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和要求,创建A级旅游景区。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全区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工作专班,调动各方力量,统筹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充分发挥统筹谋划、行业管理作用,旅游度假区管委的招大做强、核心引领平台作用,文旅集团的实体运作、承载支撑作用,乡镇(街道)的协同开发、属地主体作用,强化合力,高效协作,共同构建文旅融合一体推进的良好格局。(二)强化人才培养。加强与市内外知名院校合作,探索建立文旅智库,推进学术交流和智力支持。培养和引进一批既懂文旅产业、又懂经营管理的文旅企业家。加大管理人员、青年人才、基层文化能人、艺术创作人才、导游解说和乡村旅游等各类人才培训I、轮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阶段文旅融合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三)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工程工作专班,建立推进、考核、督考机制,明确工作任务与责任分解,强化部门协同,调动各方力量,统筹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建立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实行文化和旅游产业稳进提质赛马机制,将指标体系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