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智趣”_-——浅论17、18世纪英国文学艺术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何为“智趣”_-——浅论17、18世纪英国文学艺术观.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何为“智趣”?浅论17、18世纪英国文学艺术观WhatIsWit?PhilosophyandLiteraturein17thand18thCenturyEngland作者:陈星作者简介:陈星,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原文出处:外国文学(京)2019年第20195期第17-27页内容提要:要研究17、18世纪英国社会的时代精神和思潮,探究其文学文艺创作理念,厘清这一时期文学评论中的“智趣”概念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智趣是当时文学作品质量评判的标准,是作家追求的文学风格,但其定义却十分模糊。这不仅是因为英语中智趣一词本义异常丰富,更因为当时的哲人文士竞相赋予这一概念众多互相矛盾的定义
2、。本文认为,该时期学者关于智趣本质的讨论归根结底是关于“判断”与“狂想”在文学文艺创作中孰重孰轻、思想的内容与表达又该如何平衡的讨论,鲜明地体现了英国该时期文学艺术观、语言观、科学观、世界观的演变,也预示了文学艺术在理性与科技时代将面临的困境。Theevolutionoftheconceptof“witinEnglishliterarycriticismandphilosophicaltreatisesofthe17thand18thcenturiesisagatewayintotheartistictheoriesandZeitgeistofthetime.Thenastandardfore
3、valuatingartisticqualityandastylepursuedbymenofletters,witwasatthesametimeanill-definedconceptbecauselitterateursandphilosopherstendedtoclashintheirtheoriesofitsnatureandvalue.Thisdebateonwitwasultimatelyoneupontheplacesofjudgementandfancyaswellascontentandexpressioninartisticcreationandhumancommuni
4、cation,thusreflectingthedevelopmentofviewsonliterature,art,language,scienceandtheworldandsignalingthepredicamentinwhichliteratureandartwouldbeplacedintheupcomingageofscience.期刊名称:外国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20年Ol期关键词:智趣/判断/狂想/思想/表达/wit/judgement/fancy/thought/expression标题注释: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莎士比亚语言观研究”(17CWWoI2)。中图分类号:15
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529(2019)05-0017-111672年,英国新古典主义文学先锋德莱顿(JohnDryden)在其剧作征服格拉纳达(下)(TheConquestofGranada,Part11)的收场白中这样说道:当前智趣空前高张/民族语言更雅更畅/女士先生言谈雅趣/胜过诗人那支涩笔”(118)。文中的“诗人指的是莎士比亚(WilIiamShakespeare).琼生(BenJOnSOn)等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大师。在德莱顿看来,这些前辈固然在戏剧人物性格刻画方面有登峰造极的成就,但囿于其所处时代的局限,却在一个方面大大逊于自己这个时代,那就是“智趣(wit)不
6、足(119-20)。智趣”是17、18世纪英国文学创作和哲学讨论中的一个关键词实际上,曾有学者认为应将1650-1750年称为英国的“智趣时代(Milburn1)。这一时期,如德莱顿所说,作家们在创作中“智趣高张,并不断著文分析智趣,试图明确其作为文学质量评判标准时究竟何指。与此同时,以霍布斯(ThOmaSHobbeS)、洛克(JohnLoCke)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也在自己的哲学论著中细审智趣的本质,得出了与文学家迥然不同的定义与评价。因此,要理解17、18世纪英国文艺创作理念,厘清此时期文学评论中的智趣概念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该时期文人学者关于智趣本质的讨论归根结底是关于判断(judgeme
7、nt)与“狂想(fancy)在文艺创作中孰重孰轻、作品的内容与表达又该如何平衡的讨论,鲜明地体现了英国该时期文学艺术观、语言观、科学观、世界观的演变。一、词源将英语单词wit译作智趣实属无奈之举一就英国17、18世纪文学艺术创作视域下的Wit这一概念而言,汉语中并无能精确表达其全部意义的对等词语。该时期Wit的含义与用法异常丰富,称其混乱也不为过。德莱顿在论戏剧诗(OfDramaticPoesy:AnEssay,1668)中共使用了该词32次(含题献),以表达从思想想象力到才子犀利度,再到双关巧喻”文学质量(16-93)等至少七种不同含义。约翰逊博士(SamuelJohnson)在英语词典(A
8、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1755)中则给Wit下了九种各不相同且有时互相矛盾的定义(ArOnSOn182)0作为名词的Wit源于古英语中的gewit,原指智力、头脑、理解力”(wit,n.)。至伊丽莎白时代,其主要含义依然是智力(UStiCkandHudson107)o但随时间推移,其原本中性的词义逐步褒义化,衍生出理智、缜密的思想、判断、推论”之意,并从头脑、思想、判断本身,发展出头脑敏锐、具有洞察力的人和巧妙周详的计划”这两层含义。除了将Wit用作不可数名词表示智力及相关概念外,文艺复兴时期该词还常以复数形式WitS出现:当时的人们将智力,也即人类的头
9、脑机能进一步细分为五类一常识(CommOnwit)、想象(imagination)、狂想(fancy)、判断(estimation)和记忆(memory)合称为五智(fiveWitS)。其中的想象与狂想,以现代人的语言和思维习惯看,实为同一机能。但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人认为它们是有区别的:哈姆莱特回忆郁利克时,说他是ofmostexcellentfancy(极富想象力),紧接着又说andnowhowabhorredinmyimaginationitis(现在我一想起来,却厌恶至极)(ShakeSPeare422)。作为以取悦王公贵族为生的弄人,郁利克的想象往往天马行空、怪异荒诞,而哈姆莱特在二十
10、三年后看着他的骷髅回忆往昔,此时的思绪则是基本忠于现实的回想。这便是文艺复兴时期这两者之间的差异:imagination强调的是合理联想,fancy则指恣意狂想。从文艺复兴时期想象与狂想的定义来看,五智中至少有两智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对立性。但认真想来,类似的对立也同样存在于大脑其他机能之间,例如有的机能负责克制收敛思想(常识),有的则主管无序发散(狂想);有的生成理智(记忆),有的运用理智(判断)。换言之,当时的人们认为,人的整体智力是有序理智与无序异想的某种结合。而人与人之间不仅有智力量上的差异,也因五智组合方式不同而生成不同的“智力气质。用刘易斯CSLewis)的话说:一个人的智趣是使他与众
11、不同的东西,是他的特性(88)。Wit也因此不仅单指人类共有的、使其不同于其他物种的脑力,越来越多地被用以描述个体独有的智力特征。既然Wit是一种气质,它便终究要表现在日常生活、文艺创作等场景之中。在尤其重视修辞,讲究雄辩技巧和语言表达艺术的英国文艺复兴时代(Greenblatt63),智力气质的主要表现方式是语言。措词幽默诙谐、修辞巧妙恰当、文字游戏别致精巧,这些都是思维敏捷、观察犀利、联想丰富、博学多识、也即富于Wit的表现。风趣、诙谐、俏皮、犀利的语言”便也成为Wit的又一层词义。在此含义的基础上,随着文艺复兴末期玄学派诗歌的兴起,Wit又逐渐发展出文学修辞中奇思、巧喻这一意义:玄学派诗
12、人(metaphysicalWitS)以思维机敏著称,能够将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概念联系起来,并借双关、警句等各种文字游戏展示这种奇思巧喻(CUddon572),因此Wit也可用于特指这类修辞方法。至此,wit中的另一主要构成元素,趣,也即风趣幽默(的想法或表达)“,也被正式加入其含义之中。综上所述,到英国文艺复兴末期,wit已由最初指智力,逐渐衍生出健全的头脑敏捷的思维”缜密的思考理智的判断”巧妙的计谋文人才子”合理联想恣意狂想五智、五感幽默的想法”诙谐的措辞”文字游戏”等内涵。细究各层内涵的根本属性,可见其中一些实为彼此对立:wit既可是智一S性、缜密、深邃的哲思,也可是趣一诙谐、滑稽、轻
13、浮的文字游戏;既可是深思熟虑的,也可是即兴灵活的;既可指思想内容,也可指语言表达。在Wit这一个单词身上,同时具有几对侧重点不同而相互渗透、作用的内涵,这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世界观的极好反映。此时期中世纪基督教关于世界有序统一的观点尚未消亡,又开始出现万物皆有两面性、对立与冲突无处不在的新思维模式(Ruggiero6-7)o不过,随着历史进懒进,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英国社会经历了内战、处决君主、专制暴政、王政复辟等剧变,人们世界观中侧重整体、和谐的一面持续弱化,聚焦对立和冲突(MaCLean4),开始形成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世界观(Michelson16)。将客观与主观、理智与想象、克制与恣意、内容与
14、表达进行对立、严格区分,这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这一时代推进自然与人文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让既理智又狂放,既是思想又是措辞的智趣选边站队,为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也就成为了智趣时代的当务之急。二、哲学定义与评价此时期尝试给智趣下定义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哲学家和文学家。以霍布斯为代表的哲学家将目光聚焦于智趣的初始含义,即智力,将其定性为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在人类判断与狂想机能的关系下进行探讨。1640年,霍布斯在论人性中有过这番论断:灵活敏锐的头脑让人开始在其中对各种事物进行比较。比较时,人有两种偏好,他要么会从发现不同事物间意外的相似之处中获得乐趣,此时,他要用上狂想之力,而诗人和雄辩家那些有趣的
15、明喻、暗喻以及其他修辞手法就由此而生或者,他会从突然发现相似事物的不同之处中获得乐趣,人便是通过头脑的这一长处获得精准、完善之知识,因此,这里的乐趣来自不断获得教导,区分不同的地点、人物、时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判断,因为判断就是分辨、识别。狂想和判断一般都归在智趣这一名称下。(55-56)此时期的霍布斯认为,智趣标志着头脑的灵活,是狂想与判断机能的结合,狂想主察相似性,判断主察相异性。智趣便是敏锐地察觉事物间的相似或不同。在他的认识中,真正的智趣是一种思维机制,是狂想和判断的合理结合。大约十年后,霍布斯在利维坦(1651)中对智趣的定义做了调整,将其进一步分类为“习得智趣(acquiredWi
16、t)和“自然智趣(naturalwit)。前者指的是通过培养和教导而获得的、有章法有条理的推理和科学,是真正的智趣:没有狂想的判断可以是智趣,没有判断的狂想则不是(47)。但人们日常赞美欣赏的那种智趣则是自然智趣,它由E与生俱来,而是通过日常使用和个人经验获得,亦需依靠敏捷的判断力和狂想力,但无章法可言。不过,他同时指出,一般人们口中的智趣,多仅指狂想机能(45)。而到了1675年,在荷马作品序(T。theReaderzConcerningtheVirtuesofanHeroicPoemw),霍布斯最后一次修正智趣的定义,指出就目前的用法而言,判断机能已完全从智趣中移除,智趣等同于狂想:人们一般更欣赏